因為準備備審資料的緣故,最近一直查詢兩岸三地電影發展及現況的資料。知道的越多,越加覺得難過甚至憤怒,卻又是大環境影響下的無能為力。

不是要講好萊塢壓迫下的台灣電影,也不是要講台灣發行業和戲院拆帳的醜陋猙獰面貌,來談談中國、台灣、香港,華語電影的主要出產國家。

1980~90年代,港產片橫行,相信很多人(有點年紀的人)都有看過,我個人是沒特別喜歡,(其實有看過的沒幾部XD),但透過底下的圖就能清楚看出歲月無情的痕跡,過去香港的賣座排房榜港產片佔了極大多數,而去年則幾乎被好萊塢攻佔。

20151029_19942014compare.png 

資料來源: 蔡仲樑 (2012)。香港電影。文化研究@嶺南, 29 | 香港影業協會(2014)

2004年,香港和中國合拍的規定《 內 地 與 香 港 關 於 建 立 更 緊 密 經 貿 關 係 的 安 排 》(CEPA)變寬,合拍片和純港產片的比率一半一半,還略高純港片一些,因為資金的關係,香港台灣和中國合拍已是現今趨勢,但為了他們的審查制度,則必須避開政治敏感議題、情慾、鬼片等等;為了商業考量,會加入很多商業元素,警匪、動作,吃港產片的老本,或是大眾接受度較高,觀眾群較多的愛情相關元素。

而比較小眾的題材或是不被允許的題材才會是香港和台灣本土製作,當然,台灣市場已經夠小了,會看華語片的台灣人又只佔少數,雖然近期看華語片的人口有增加,還是不足以支撐電影龐大的成本,為了讓電影不要賠太多,勢必要拓展市場,去對面發展是最沒有文化隔閡、語言障礙,人和錢又多到不行的中國,非常具有地緣優勢,把在台灣賠本的在中國賺回,商業上準備創造一波又一波新的巔峰。陸資拍片的預算和台灣相比更是天差地遠。

但為了迎合商業大眾口味,很多創作力豐富的作品被壓縮、被侷限,在沒有預算的情況下,在發行端只能被少少的人看見,或是在製作端節省成本,導致粗製濫造。除了題材的限縮,還導致電影高階人才的外流,許多人都到中國發展,香港徐克、許鞍華導演的北上,台灣陳正道導演西進,使人才青黃不接,無以為繼。在題材和人才都面臨困境下,純香港電影和純台灣電影該如何自處?該如何說自己想說的話?

arrow
arrow

    惠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